小区配套幼儿园姓“公”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公办园“稀缺化”、私立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这是眼下不少地方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报7月21日A01版介绍了鄞州区让小区配套幼儿园都姓“公”的做法。
杨玉明: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在幼儿园发展上重视程度不够,公立幼儿园少之又少,每到公立幼儿园报名时,可谓人山人海,场面蔚为壮观。而私立幼儿园要么收费昂贵,工薪阶层上不起,要么基础条件较差,家长们不放心。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鄞州区让小区配套幼儿园都姓“公”,同时“回购”承包园,加强审核和定级做法值得借鉴。实施均衡化教育,就要政府部门有作为,在财政保障的前提下,对私立幼儿园加大投入,使之验收合格,将其收为公立幼儿园,从而惠及更多的儿童就近入园。
张成浩:当前不少地方幼儿教育的现状是,“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公办园“稀缺化”、私立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公办、私立两重天,优质资源“特权化”践踏的是教育公平,“入园难”是教育不公的体现。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各级政府必须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增加公办幼儿园,满足城乡居民子女学前教育的需求。
一叶飘零:笔者家住江北庄桥,女儿今年三岁了,年初想下半年送她进幼儿园。一打听,附近不少公办、高星级的幼儿园9月份的名额早就招满了。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的老师收入、福利较稳定,收费较低但数量少,而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临时聘用的老师收入低,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也较大,家长难以放心。鄞州区此举无疑将会使全区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使适龄幼儿就近就可以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希望这样的政策,能在更大面积推广。
温国鹏:在高收费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众多家长不能承受之重的时候,鄞州区的这一举措无疑是传递给社会的一大福音,但是,仅仅有良好的开始显然还远远不够。不仅要让公立幼儿园遍地开花,还要保证其教学水平。否则,就算是解决了“入园难”,仍然难以避免家长对优势教育资源的竞争,从目前的进入幼儿园不容易变成进入好幼儿园不容易,“入园难”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赵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宁波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教育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私立幼儿园要想依托自身力量完成教育资源软硬件的大幅度提升,很显然是不可能的。随着新一轮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教育姓“公”势在必行。事实上,幼儿教育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是依然十分重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出手,对幼儿教育予以资金、政策等必要的支持,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