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设施、幼儿床、幼儿桌椅
政府推手有望打破“入园难”坚冰
与义务教育相比,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普及率较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也成为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嘉兴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要提高包括民工子弟在内的学前教育普及率,提倡均衡教育,资源共享,还需政府推手。而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嘉兴市出台了《市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规范管理办法(试行)》,对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进行了界定和规范,此举将规范幼托市场,缓解“入园难”。
幼托设施仅能满足
本地户口孩子
从市区洪兴路江南摩尔商圈往西,跨过北郊河,一直到高照街道,人们见到最多的是鳞次栉比的大型住宅小区和民工公寓,很少能看到幼教设施。
据了解,目前秀洲区在中心镇都设立了一家中心幼儿园,尽管对外来民工子弟不收取借读费之类的额外费用,但在招生时首先满足的是本地户口的孩子。这些镇级幼儿园在建设时,规模的设置主要依据当地人口的出生情况。
“现在秀洲区各镇都有配套幼儿园,一些交通不便、人口密度不高的村庄还设有幼教点,能够满足所有本地孩子的入托需求,但新居民子弟在园人数较少。”秀洲区教文体局教育科科长朱小观说。
据了解,目前秀洲区范围内在园人数为10085名,其中省外户口的孩子才1645名,全区庞大的民工子弟进本地幼儿园的人数少得可怜。
朱小观说:“幼儿园实行的是属地管理模式,由各镇、街道进行规划和管理,教育部门只对已在案的幼儿园进行监管,至于园址的选择、规模的设置方面,都需要政府层面在城镇建设、规划时统一协调,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一个提前量,再加上多种因素的作用,幼托领域不规范的现象难免会冒出来。”
不仅是秀洲区,南湖区、经济开发区也是如此。记者随机采访中发现,我市城郊接合部一些以拆迁安置为主、绝大部分出租给外来民工的大型住宅小区,基本没有幼托设施。
解决入托难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