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新华首页
企业介绍
产品列表
商业信息
企业新闻
招聘信息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成都幼儿园接送系统
幼儿课桌椅
成都幼教设施
您现在的位置:成都新华幼教产品中心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幼儿教育 幼儿设施 幼教产品
发布日期:2010-03-30

幼儿教育 幼儿设施 幼教产品

中国60年幼儿教育发展变迁

       在这60年里,承载着三代人的回忆与梦想,记载着中国方方面面的发展与变迁。其中,幼儿教育在建国60年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家长对幼儿园的需求、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与投入、才艺教育的需求与转变等等,都深深影响着这三代“孩子”。

  今天,小编带着三代“孩子”的回忆,走访了广州市小云雀艺术幼儿园,与从事幼儿教育三十三年的马洁珍园长,一同穿越时光回顾、探讨、见证,建国六十年来幼儿教育发展的变迁。

  采访专家简介:马洁珍园长,一位从事幼儿教育三十三年专业人士,原任职于广州市一间颇具规模的省一级幼儿园的副园长,有丰富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理论和经验,曾被评为南粤教师和广州市教师等殊荣。

中国60年幼儿教育发展变迁


  五六十年代,幼儿教育并非人人可享受。

  马园长生于50年代,回忆儿时的生活情节,马园长不禁地感叹起来。在那时候,物质并没有现在丰富,一般的家庭都没有更多的金钱去满足孩子其他的物质需求,能管饱已经是很不错了。父母也忙于工作为生活疲于奔命,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教育孩子。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一般都是在家里由老一辈带着,要是家里没有老人,父母就会把孩子托付给住在附近的老人家帮忙照料,等父母下班了再过来接回家。孩子们每天都是自己在家里睡醒了,就与兄弟姐妹在家里玩、做做家务,或是到街上找同龄人玩。虽然物质不丰富,但是孩子们过的都是群体生活,在家里有兄弟姐妹,在外有朋友在一起。都懂得分享和与人相处的技巧,所以心理、个性等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基本上孩子的心境都是比较平和的。

  与马园长聊到这里,小编觉得很不理解。据了解,五六十年代也有幼儿园,为什么父母不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让老师来做系统的教育呢?马园长说,五六十年代时的幼儿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入读,只有大工厂或是机关单位才设有幼儿园,父母要在这些地方工作,孩子才有机会就读幼儿园。然而,街道也会设有一些幼儿园,但是以五六十年代的经济条件,大部分家庭能够有温饱已经很不错了,基本都承担不了孩子入读幼儿园的费用。

中国60年幼儿教育发展变迁


  小编感言:小编的父母也是生于五六十年代,偶尔也会听他们提起那个时候的生活点滴。每当听他们讲起为了省钱买小面包吃,而平时不坐公共汽车徒步走一个多小时去上学;为了可以吃上早餐,问父母拿一分钱的早餐费而给父母教训了一顿,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在马园长的回忆里,看到那个时代的孩子并不是都有资格入读幼儿园,更不用想可以接受正统的教育了。

  可幸的是这个年代的孩子有很多同伴一起成长,虽然他们没有物质丰富的生活,但是他们拥有与现在的孩子不一样的快乐、坚韧的个性与平和的心态。这一切,成就了这一代人刻苦耐劳、踏实拼搏的良好品德。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成都新华幼教产品中心   地址:成都皇经楼一街137号   邮政编码:610000
联系人:廖晓伟   电话:028-85913545   手机:13882257887   传真:028-85913545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