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幼儿设施 成都幼儿课桌椅
媒体昨日报道了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幼儿园门前,400多个家庭自带被褥,在飘雪的寒夜露宿街头排队报名的现象。其实,在为数不多的教办园里,一场无形的排队早就在波澜壮阔地进行着。就是对其它的幼儿园,家长们也都有一肚子苦水。记者就此进行了关于“幼儿入园难”的调查。
教办园:入不敷出的现状要改了
在南京,最受追捧的幼儿园是“教办园”,雨花台实验幼儿园即为其中之一。
南京的公办幼儿园,分为教办园和集体园两种。“集体园”由单位、街道创办,完全自收自支;“教办园”由市、区教育部门主办,由地方财政承担教师基本工资,几乎全是优质园和示范园,由于有财政做支撑,收费低、教育质量高,入园很难。一位历尽千辛万苦才取得教办园报名资格的年轻爸爸透露,他在填写报名表时,激动得手直抖。
但是,幼儿园爆满并没让教办园园长们舒展眉头。2006年以来,南京两类公办园实行价格核准制,收费标准是每月480元。2007年以来,每年都有几十家幼儿园提出涨价申请,但物价部门没有调价。
记者了解到,教办园一个孩子的成本支出,尚不包括财政发放的工资部分,已远远超过“核定收费480元”,有的园每个孩子的月成本支出甚至达千元以上。
据了解,南京市物价部门已经对教办园与集体园的收支进行调查。“而改变收支不平衡现状,不一定就要提高收费。”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说,政府、家长、社会都应分担一点。幼儿教育是公益事业,国家可以考虑完善法律,让一些公益基金进入幼儿教育领域。
民办园:教育不能被家长和利润胁迫
收费不是问题的全部。近日,一位孩子从仙林一家民办园里退园。“教师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怎么教育小孩?”孩子的母亲说,幼儿园每月的费用1000多元,不便宜了,哪想教育质量还是没保障。
南京有超过六成的幼儿园是民办。这些幼儿园接收的幼儿,超过总量的一半。教师流动性强,几乎清一色“80后”,她们缺乏经验,这成为民办园的通病。民办园河西中海幼儿园园长金小梅介绍,前些年,幼教老师待遇很低,很多人转行;这些年,民办园多起来了,收费高,家长要求也高。在教办园里,家长是毕恭毕敬的,在民办园里,家长认为“我花了钱你就要服务到位”。她认为,民办园现在受到家长和投资方两种力量的牵制。“不少家长并无遵循孩子成长规律的意识,功利性强,有的民办园就一味迎合家长口味,‘教育小学化’。”
民办园承担了“一半的幼儿教育”,园长们普遍反映,政府也应当有所投入。新东方满天星幼儿园园长贺岩说,幼儿园的保育费是每月1200元和1800元,仅为北京同类园的三分之一。而这种收费仍是微利,难吸引高层次的教育人才。政府要在评定职称、奖励教师等方面制定公平政策,扶持民办园发展。
集体园:尴尬地位应当改变
午休时间到了,老师把小课桌挪好,再把堆在走廊拐角处的小床搬进教室——每天,老师前后要花两个多小时用于整理床位。这里的幼儿,大多来自周边中低收入家庭和外地在宁的小摊贩家庭。
记者调查发现,这家集体园的窘况并不是特例。
南京现有集体幼儿园130多所,占全市幼儿园数量的30% 。上世纪80年代,一些单位、街道创办集体园以缓解“入园难”。按公办园标准收费,却不享受任何财政支持。一位集体园园长给记者出示了幼儿园去年的收支明细:“每月保育费480元,300个幼儿,全年收费122万元;教师22人,保育员13人,一年薪酬85万,加上社保26万、日常设备维护更新10万元,全年支出136万元。”两相抵消差14万元——这位园长说,集体园所有开销都要自筹,每到假期,有的园长要自掏腰包给老师垫发工资。
对一些等级不高、物价核定每月保育费只有200多元的集体园来说,日子就更难了。一位集体园老师给记者出示了她的工资条:干了10年,每月领到手的工资仅为1050元。
很多集体园,十几年没更新过卫生间,没添置过大型设施。一位园长说,财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几乎全在教办园,“公共财政应该面对最广大的人群、最弱势的群体。而现实是,幼教方面的公共财政只有少数强势家庭的孩子在享用,这有失公平。”(颜 芳 马献忠)